应纳税所得额(元): 0
适用税率(%): 0
扣除数(元): 0
应缴税款(元): 0
实发工资(元): 0
应纳税所得额=工薪资金+劳务报酬所得*80%+稿酬所得*70%*80%+特许权使用费所得*80%-社会保险等扣除项-起征点(5000)
应纳税额=应纳税所得额*税率-速算扣除数
实际收入:=工薪资金+劳务报酬所得+稿酬所得+特许权使用费所得-应纳税额-社会保险
级数 | 应纳税所得额(含税) | 税率(%) | 速算扣除数 |
---|---|---|---|
1 | 不超过3,000元的部分 | 3 | 0 |
2 | 超过3,000元至12,000元的部分 | 10 | 210 |
3 | 超过12,000元至25,000元的部分 | 20 | 1410 |
4 | 超过25,000元至35,000元的部分 | 25 | 2260 |
5 | 超过35,000元至55,000元的部分 | 30 | 4410 |
6 | 超过55,000元至80,000元的部分 | 35 | 7160 |
7 | 超过80,000元的部分 | 45 | 15160 |
减除费用(元): 0
税率(%): 20%
应缴税款(元): 0
利息、股息、红利(元): 0
应纳税所得额 = 每次收入金额
*说明:利息、股息、红利所得,以个人每次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,不扣除任何费用, 以支付单位或个人每次支付利息、股息、红利时,个人的所取得的收入为一次。应纳税额 = 应纳税所得额 × 税率(20%)
利息、股息、红利所得,适用20%的比例税率。
应纳税所得额(元): 0
税率(%): 0
扣除数(元): 0
应缴税款(元): 0
生产经营所得(元): 0
应纳税所得额 = 年度收入总额 - 成本、费用及损失
应纳税额 = 应纳税所得额 × 适用税率 - 速算扣除数
级数 | 全年应纳税所得额 | 税率(%) | 速算扣除数 |
---|---|---|---|
1 | 不超过3,0000元的部分 | 3 | 0 |
2 | 超过30,000元到90,000元的部分 | 10 | 1500 |
3 | 超过90,000元至300,000元的部分 | 20 | 10500 |
4 | 超过300,000元至500,000元的部分 | 30 | 40500 |
5 | 超过500,000元的部分 | 30 | 65500 |
应纳税所得额(元): 0
税率(%): 20%
扣除数(元): 0
应缴税款(元): 0
财产租赁(元): 0
应纳税所得额 = 劳务报酬(少于4000元)- 800元
应纳税所得额 = 劳务报酬(超过4000元) × (1 - 20%)
应纳税额 = 应纳税所得额 × 20%
财产租赁所得,适用20%的比例税率 优惠政策:对于个人按市场价格出租的居民住房取得的财产租赁收入,自2001年1月1日起暂按10%的税率征收个人所得税。
减除费用(元): 0
税率(%): 20%
应缴税款(元): 0
财产转让(元): 0
应纳税所得额 = 财产转让收入金额 - 财产原值 - 相关税费及装修费等 应纳税额 = 应纳税所得额 × 税率(20%)
财产转让所得适用20%的比例税率。
减除费用(元): 0
税率(%): 20%
应缴税款(元): 0
偶然所得(元): 0
应纳税所得额 = 偶然所得 *说明:偶然所得,以个人每次取得的收入额为应纳税所得额,不扣除任何费用。以每次取得的该项收入为一次。
应纳税额 = 应纳税所得额 × 税率(20%)
偶然所得,适用20%的比例税率。
减除费用(元): 0
税率(%): 20%
应缴税款(元): 0
偶然所得(元): 0
应纳税所得额 = 收入金额 *说明:其他收入所得的应纳税所得额,即为收入总金额,不扣除作何费用。
应纳税额 = 应纳税所得额 × 税率(20%)
其他所得适用20%比例税率
预计节省成本
0.00
预计节省成本比例
0.00%
发放模式 工资薪金
需发总额 0.00
企业缴纳社保比例 30%
社保支出 0.00
企业总成本 0.00
发放模式 平台灵活经营个税核定发放
实发金额 0.00
社保支出 0.00
服务费及税点 12%
服务费支出 0.00
抵扣 0.00
实际服务费支出 0.00
企业总成本 0.00